首页>>娱乐新闻

WSJ:中国经济萎靡不振 社会动荡加剧北京加强控管

「华尔街日报」(WSJ)今天报导,中国今年接连发生持刀行凶与开车冲撞事件,官员对社会普遍不满情绪感到不安。面对社会不平与动荡日益加剧,中国领导者强化安全措施,并打压对国家经济状态的异见。 

中国近几周接连发生多起无差别致命攻击事件,包括大规模持刀伤人与开车冲撞,令官员与民众都相当不安。人们担忧,民众对经济不满而发起更多抗议之际,经济成长停滞会助长动荡,甚至导致暴力事件激增。

中共中央政治局在本月召开的最近一次会议上隐晦承认,经济问题与社会动荡有关联,并下令官员做好民生保障和安全稳定各项工作,确保社会大局稳定。

研究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的维也纳大学(University of Vienna)教授顾克礼(Christian Göbel)表示,尽管民众抗议这类骚乱通常起于地方议题,近日异议也反映许多年轻人与中产阶级人士的幻灭,他们正面对黯淡的经济前景。

顾克礼说:「如果党不能保护人民,也无法带来经济成长─这两件事是其统治正当性的基础─那么党就会面临问题。」

尽管中国当局早已停止公布「群体性事件」统计数据,这是指称民众抗议的官方术语,根据追踪中国动乱的活跃人士,部分数据显示紧张事态日益恶化。

美国非营利组织自由之家(Freedom House)的「中国异议监测」(China Dissent Monitor)在过去两年半来,追查到中国各地7000多起民众抗议示威,发现多是出于对经济感到不满,例如欠薪、建案停摆、要求倒闭企业退款。

中国异议监测在10月统计到435起抗议活动,是它追踪这类数据以来单月最高纪录。

学者谈到,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现更重视先发制人,尤其是借由他所谓的「新时代枫桥经验」。枫桥经验是前中国领导人毛泽东时代实施的措施,动员地方民众监控自身社群,从源头消解社会紧张。

根据社群媒体发文,一些家长近几周注意到北京的小学加强安全措施,当局派身穿迷彩制服的武警在门口站岗。

湖北省随县当局表示,让配备突击步枪的武警在学童上下学高峰时段协助保护学校;在广东省佛山市,学校和幼儿园在门口外放置水泥或金属路障,显然是为预防开车冲撞袭击。 

中国政府也压制关于近来攻击事件的资讯,许多媒体只报导当局简短声明,并未提及太多背景。

南京大学紫金传媒智库研究员燕志华近日撰文写道,这表面上看来是一种实施更严格社会统治的方式,实际上背后是在肃清资讯环境,可能导致社会的自然调节机制失灵。

更广泛而言,中共也持续压制关于中国经济的负面评论。中国经济学者付鹏、高善文近日在内部演讲直陈经济问题引发热烈回响,两人的微信及短影音等社群媒体帐号传被封锁,导致外界无法关注甚至联系他们。

据称,东北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付鹏警告,当观察人士因担心被斥为不爱国而避免直言谈论经济,可能导致错误政策出现。

国投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高善文则指出,中国的后COVID-19(2019冠状病毒疾病)疫情经济数据显示,从消费成长幅度看来,社会已呈现「生机勃勃的老年人、死气沉沉的年轻人、生无可恋的中年人」怪象。

高善文还提到,许多年轻人难就业或对自身工作感到失望之下,纷纷「节衣缩食,关灯吃面」。

本文由思源要闻通娱乐新闻栏目发布,感谢您对思源要闻通的认可,以及对我们原创作品以及文章的青睐,非常欢迎各位朋友分享到个人站长或者朋友圈,但转载请说明文章出处“WSJ:中国经济萎靡不振 社会动荡加剧北京加强控管

标签: